一般資訊

文萃選集

聯絡我們

網路連結及資源

文萃選集

 

回教的處境化─福建泉州回族的漢化研究

莊祖鯤

 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「宗教處境化」乃是探討外來宗教與本地文化、宗教、政治及社會經濟間的交互關係,所以是一個當代宣教學上的熱門話題。一般而言,在宣教過程中,當外來宗教剛開始與當地的文化接觸時,通常宣教士們的反應大致上可能有三類:「全面排斥」、「全盤接收」或「批判式處境化」[1]。但是外來宗教一旦立穩根基後,如何因應外在繼續不斷變動中的社會及文化?這又是另外一個有待探討問題。

 

當代回教對處境化的態度 

傳統的伊斯蘭教族群在接觸到外在文化的挑戰或變遷,例如西方文化的滲入,或原始民間宗教的參雜時,我們會發現他們有幾種不同的對策:

1.  極端保守派回教徒─如阿富汗的塔里班神學士,及許多伊斯蘭教的「基本教旨派」,他們將《可蘭經》視為信仰和生活的唯一最高權威。正因這些特性,這些回教徒在處境化方面採取極端守舊的態度。在生活上,直到今天,許多保守的回教國家,仍採用一千多年前的回教法律及生活方式。在某些國家中,偷竊的人是要被砍斷手腕的;在伊朗、阿富汗及許多國家,女人上街要遮住臉及全身。對這些極端保守的回教徒來說,「處境化」就是「復古」─也就是「逆向的處境化」(Reversed Contexualization)。換句話說,就是回到過去《可蘭經》寫作時代(即第七世紀) 的處境中。

2.  世俗化的回教徒─相反地,土耳其過去的當權派,和埃及、巴基斯坦目前的執政者,為了使社會儘速走向現代化,主張政教分離。土耳其法律甚至規定婦女不可以在公共場所戴頭巾。所以他們對處境化的態度,基本上是傾向於全盤西化(或「現代化」)的路線。伊朗在君主政權時代就是走世俗化的路線,因此與柯梅尼教長領導的基本教旨派發生衝突,導致伊朗國王巴勒維政權的垮台。目前土耳其、阿爾及利亞、埃及等國仍然存在此種張力。

3.  民間宗教式回教徒(Folk Muslims)─例如在印尼內陸四、五千萬的土著民族,雖然籠統地被列為回教徒,但是他們並未放棄精靈崇拜的習俗,就屬此類。在非洲、中亞(如哈薩克)、和亞洲,此類的回教徒可能數以億計。另外有人估計,75%的回教徒多多少少受到民間宗教迷信的影響。他們的處境化態度,通常稱之為「綜攝化」(Syncretism),即混雜型的宗教。

 

中國回族的起源與發展

至於在中國的回教徒,由於長期被孤立在高度文明的中國境內,他們對處境化所採取的態度又是如何?這是在基督徒要向他們展開宣教之前,值得我們探討與關注的問題。

有關中國回族的起源,以及「回族」的定義,在一般民眾及學者間,都還有一些爭議。民間常稱伊斯蘭教徒為「回回」,有些人認為「回回」是唐朝時期泛指西域人士的「回鶻(音古)」或「回紇(音和)」的音轉。可是雖然宋元時期「回回」一詞開始通用,卻與「畏兀兒」(即回鶻)有所區分。到了明朝及清朝,通常將漢化較深、通漢語的回回稱為「漢回」或「熟回」;而將維吾爾族、東鄉族及其他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稱為「纏回」或「生回」。

因此今天中國政府官方所定義的「中國回族」,就是指這些漢化較深的「漢回」,他們只懂漢語(普通話),其中只有極少數人懂阿拉伯語。但同樣信奉伊斯蘭教的維吾爾人、哈薩克人等九個民族,卻不被稱為「回族」,而是與回族並列為中國56個少數民族之一。

回民一般都有「大分散、小集中」的特色,因此回族村或回族區遍佈在中國每一個省、市。概略的來說,通常信奉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及回族,比較抗拒被漢族同化的壓力,盡量保持自己獨特的語言、宗教和習俗。他們的「處境化」觀念乃是傾向於極端保守派的。但是在明、清兩朝,也因此往往與當政者產生極大的衝突。清末回民的動亂,在左宗棠率軍鎮壓之下被敉平,但是回民死傷超過千萬,可見其慘烈的程度。

但是有些已經漢化較深的回族之處境化態度,乃是「入境隨俗」(即世俗化)的態度。因此他們與漢族通婚,甚至改變飲食習慣的情況都逐漸發生。但是由於歷史和地理位置的因素,中國各地回族漢化的程度不一,以致於他們的文化、語言及宗教信仰也呈現很大的差異。

 

泉州回族的源起

福建泉州的回族,是中國回族中最特殊的一個回民族群,一方面他們可能是中國最早的回民,而且是阿拉伯或波斯人的後裔。另一方面他們也是漢化最深的回族。他們現在幾乎全部吃豬肉、燒香拜佛,與其他漢人無異,而且幾乎沒有人信伊斯蘭教了,反而有相當興旺的基督教會。為何如此?首先,讓我們先討論其源起。

唐朝初年,最早的穆斯林商人乃是經由海上絲路來到中國沿海的港口,如廣州、泉州、揚州等地。宋朝時期,泉州(古代又稱「刺桐」)是中國第一大港,也是海上絲路的起點,其地位已經取代了唐朝時期的廣州。因此泉州的阿拉伯和波斯商人曾多達十幾萬人。宋朝末年,在泉州的阿拉伯裔蒲壽庚被封為福建和廣東「招使」,但是他卻投附元朝,官至閩廣大都督、兵馬招討使、中書左丞,權傾一時。因此蒲氏家族及其他「蕃客」的勢力,在宋元時期,可以說左右了泉州的政局及貿易。

然而到了元末、明初,泉州的情勢起了很大的變化。元朝末年(1357-66),泉州蕃客之間發生「亦思巴奚」(即「民兵」)之亂,波斯裔民兵領袖賽甫丁和阿迷里丁佔據泉州為亂,與阿拉伯裔的那兀納和蒲氏家族彼此仇殺[2]。在某種程度上,這內戰似乎是今天什葉派與遜尼派回教徒的內戰翻版。後來元將陳友定敉平戰亂,但是他連同所有的西域「色目人」(即藍眼珠的外族人)也都殺了,使得泉州十室九空,大部份的阿拉伯和波斯商人紛紛離去。到了明朝初年,朱元璋一方面廢除了泉州的「市舶司」,又宣告「海禁」,不但海上絲路為之中斷,泉州的繁華景象,也就一去不復返了。

但同時在元朝末年,阿拉伯裔的商人丁謹(1251-98)由浙江蘇州遷移至泉州。後來因為海上絲路已斷,他的曾孫丁善(1343-1420)只得棄商務農,並遷居晉江的陳埭(音「代」)。因此陳埭有「萬人丁」的別名,因為幾乎全鎮的人都姓丁。雖然曾有人將元朝咸陽王賽典赤•瞻思丁(1211-79)視為陳埭丁氏的先祖,但是經過考證,這是攀龍附鳳的誤傳[3]。他們取「丁」為姓的原因,可能是因為阿拉伯文的「丁」(Din)是「宗教」的意思。所以很多阿拉伯人名字尾音多取「丁」字,如賽甫丁、賓拉丁、阿拉丁。據考證,在元末明初時,許多回民改姓丁。例如著名的回族儒者丁鶴年,父名馬祿丁,弟名烏馬兒,可見他也是改姓的[4]

泉州回族除了陳埭丁氏之外,還有惠安縣白崎(或稱白奇)的「九鄉郭」。郭氏家族人數也有一萬多,他們也被證實是波斯或阿拉伯後裔[5]。他們曾自稱是唐朝中興名將郭子儀的後裔,但是同樣被證實是穿鑿附會之說。其實他們的祖先也是元朝末年由杭州遷移來泉州的,後來才轉移到白崎。白崎郭氏家族以務農維生,所以比起陳埭丁氏家族來說,漢化的速度慢些,程度也來得淺些。

陳埭回族外移的也不少,其中廣東省雷州半島超過兩萬人,台灣鹿港及雲林台西一帶有一萬多人,另外還有福建省平潭、福鼎、福安等地,及浙江省平陽及瑞安等地。泉州回族還有蒲姓(蒲壽庚家族)、金姓(元將金吉的後裔)等,但是人數比較少,也比較分散。尤其朱元璋登基後曾下詔,不許蒲姓入朝為官,很多蒲姓後裔因此改姓或遷離泉州。

 

泉州回族漢化的過程

泉州回族的漢化程度比起其他地區的回族來得深,原因是偏處中國東南,和中國其他地區的回族隔離。同時根據研究[6],主要還有下列主要原因:

1.      通婚

中國各地的回族都傾向與本族的人通婚,但是陳埭回族則自第一代的丁謹開始,歷代皆與漢族通婚。何況明朝洪武五年朱元璋曾下令:「蒙古色目人現居中國,許與中國人結婚姻,不許與本類相嫁娶。」特別是第四代丁善之妻係福建泉州名門閨秀莊細娘,她的弟弟莊謙才後來甚至在明朝初年考上進士,在朝為官。也是在她的勸說下,丁善乃由泉州城內遷至陳埭。因此,由於通婚漢族的文化傳統不可避免地逐漸影響了這些回民。雖然如此,直到第十代左右,將近兩百年間,陳埭回民仍然保持一些回民的宗教及習俗。

2.      居處環境

中國回民一向是「大分散、小集中」,而且回民通常不太與漢人密切來往。但是陳埭丁氏回族人口稀少,又擁有數十頃的海灘,勢必要聘僱大量的漢人協助。同時築提、圈地、耕作,都必須與左鄰右舍合作,所以交流就更密切了。依據丁氏族譜記載,他們是在遷居陳埭之後,就開始仿效漢人建祖墳。雖然這與一般回民習俗不同,但是穆斯林也有為「聖徒」築墳敬奉的習慣,所以還不算太離譜。而且到第八代為止,至少還保持「祀不設主(祖宗牌位),祭不列品」的回民習俗。也有學者認為,最初的丁氏宗祀稱為「廟」,可能是一座家庭式的清真寺[7]。這座宗祀在明嘉靖年間(1560)被倭寇所毀。重建之後,就改廟稱祀。但是明嘉靖、萬曆年間的丁衍夏(1518-99)在其《祖教說》中,一些過去尚存的少數伊斯蘭教習俗,到他那一代,就幾乎已經喪失殆盡了。

3.      參與科舉

依據丁衍夏的《祖教說》所說,陳埭回民自第八代起急速漢化的原因,可能與第八代起,歷代皆有人在科舉中榜有關。據族譜記載,到清朝末年,他們歷代科舉入仕的至少有27人之多,甚至泉州一帶的漢人家族也難與倫比。依據民間傳說,陳埭回民吃豬肉,即因十一世丁啟濬在朝為官時,因「肉食不以豚」被魏忠賢所誣告,因此皇帝下令賞賜他吃豬肉。雖然這可能只是謠傳,但是因科舉而逐漸改變生活習俗,則是不可否認的。但是惠安郭氏家族參與科舉的則較少,這也是他們漢化較緩的原因之一。

 

 

今天晉江陳埭鎮約兩萬姓丁的回民,及惠安白奇鎮一萬多郭姓的回民,以信仰佛教、民間宗教者佔絕大多數。目前陳埭只有一個小小的、新建的清真寺,定期聚會的信徒僅有二、三十人,而且多半是在泉州經商的外籍或外地穆斯林。白奇則甚至沒有清真寺。所以泉州回族是中國回族中漢化最徹底,伊斯蘭教色彩最少的一支。也因此,在他們當中傳福音的阻力最小。目前陳埭的基督教會,是晉江縣最大的教堂,成人信徒約有千人左右。

今天多達一千萬的中國回族,因為社會環境的變化,正加速世俗化的過程。尤其是那些離鄉背井的回族青年,他們或出門讀書,或外出打工。他們原已淡薄的宗教習俗,將更逐漸消失,這也將成為我們向他們傳福音的契機。


[1] Paul Hiebert: Anthropological Insights for Missionaries, Baker, 1985, p. 183-90.

[2] 吳幼雄:論元末泉州亦思巴奚戰亂, 收錄於《泉州港與海上絲綢之路》,中國航海學會/泉州市人民政府,2002年,311-23頁。

[3] 陳國強:陳埭回族的形成與歷史發展,收錄於《陳埭回族史研究》,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,1991年,12頁。

[4] 陳恆:《元西域人華化考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0年,44-45頁。

[5] 黃天柱:泉州地區回族的成因、特點與分布, 收錄於《陳埭回族史研究》,100頁。

[6] 范可:關於陳埭回民的若干歷史問題, 收錄於《陳埭回族史研究》,62-71頁。

[7] 陳達生:明朝時期陳埭丁姓穆斯林改宗及其清真寺, 收錄於《陳埭回族史研究》,192-93頁。

 

 

一般資訊

文萃選集

聯絡我們

網路連結及資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