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資訊

文萃選集

聯絡我們

網路連結及資源

文萃選集

中國的崛起与文化更新

莊祖鯤

        当时代迈入二十一世纪时,我们身为中国人,何等盼望这也是中国再度崛起的时机!然而我们也必须坦诚地面对一个严肃的问题:就是我们的中国文化,是否能导引崛起后的中国?因为每一个崛起的大国,都曾经经历过他们自己的文化更新过程。例如日本的明治维新与俄国彼得大帝的改革,都是走全盘西化的路线。那么中国文化的未来,是要走什么路线呢?

依据历史学家汤恩比(Arnold J. Toynbee)的观点,任何国家的崛起,必然与他们文化的变迁与更新有关。例如明治维新与日本的崛起是密切相关的,但是也导致日本最终走向军国主义的不归路,以致于发动侵华战争及二次大战,最后吞下败战的苦果。同样,西班牙、法国、英国、俄罗斯的崛起,也绝不仅仅是经济、政治、军事和工业的因素,而是受他们文化思想方面的转变之影响,使他们都走向殖民主义,虽然曾攻城略地、开疆拓土,最后也只是昙花一现而已。

既然如此,那么我们就必须自问:中国文化将来的走向为何?因为没有文化更新,就没有中国的崛起。甚至即便中国崛起了,中国在世界舞台的角色为何?这都是我们必须深思的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九十年前的五四运动里的中国知识分子,大多数也都选择全盘西化的路线,因此五四运动又称为「新文化运动」。在「打倒孔家店」的呼声中,他们亟于引进西方的资本主义、自由主义或马克思主义。换句话说,无论左右派,在台面上的都是来自西方的货色,却没有一种能摆得上台面与之竞争的中国传统思想。另一方面,在热烈欢迎「德先生」(民主)和「赛先生」(科学)的口号中,西方思想的主要根源之一的「基先生」(基督教),却似乎被当时的知识青年弃之如敝履。

而后中国在1966-76年走极左路线的文革时期,所高举的「破四旧」、「批林批孔」等口号,似乎都还在重演五四运动的戏码。

然而过去二十多年来,透过改革开放,中国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变。2008年北京奥运的成功,不但激励了中国的民心士气,也使世界各国对中国刮目相看。然而我们不能因此自满。因为一个真正伟大的国家,必然不是仅仅依靠他们经济、政治或军事的力量,而是仰赖他们的文化或精神文明的力量。一个国家若徒有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力量,却没有能导引国家走向正途的精神文明,使之能永续经营,并且造福人类。那么所谓的「崛起」,恐怕将会是另一场民族的噩梦和世界的浩劫。

目前中国人,特别是年轻的一代,似乎有一种既媚外又排外的矛盾心态。这是由于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作祟的结果,人人讲求急功近利。所以谈到科技与经商致富,几乎一面倒地,大家都会向西方取经;但是一谈到为人处世、道德观、人生观,人们却只会从禅学、儒家和易经去找答案。至于对影响西方两千年的基督教思想,大多数人却不是无知,就是盲目地排斥。难到这是一百年前「中体西用」之说的再现吗?

不可否认地,儒、释、道三家的宗教观与人生观,已经深刻地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。但是这种故步自封,孤芳自赏的心态,将会阻碍中国走向未来、走向世界的努力。正如唐朝初年,中国以有容乃大的心胸,大量接纳了中亚的乐器,和各宗教(包括基督教、佛教、摩尼教、波斯祆教和伊斯兰教)的僧侣和思想,从而造就了光辉灿烂的盛唐文化。

所以如今我们需要的是「文化更新」。但是「更新」不是炒冷饭,我们必须在固有的传统文化之外,引入新的素材。因此中国迫切需要与西方精神文明的泉源─基督教信仰,进行更深入的对话。而基督教的思想,固然在全世界的影响力是有目共睹的,但对多数中国人而言,却还是比较陌生的。

因此,当我们迈入二十一世纪,中国正在崛起的时候,我们期盼有更多的著作,能促成这种建设性的对话。使我们透过深刻的文化反省,来达到「创造性的转化」(林毓生语)之结果。

        近年出版的《契合与转化》(2008,陜西师大),是将我的浅见以野人献曝的心情,公诸于大众的第一个尝试。《说禅论道─基督教与儒、释、道的对话》(2009,世界知识)一书,则是进一步地探讨基督教与其它宗教哲学思想的异同。我的动机,是希望透过这样的对话,能逐渐达到中国文化的更新与再造之目的。这也是我衷心的期盼。 

 

一般資訊

文萃選集

聯絡我們

網路連結及資源